关于市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第265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7-25 16:30 来源: 蚌埠市营商环境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尊敬的杨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服务平台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营商环境工作的长期关注和对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接到提案后,我局高度重视您所提的建议,先后到市市场监管局、市数据资源局等市直部门和企业进行调研,逐条研究、认真落实。现将书面办理意见报送给您,请审阅并提出意见:

一、关于您提出的建立政府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议

529日,市营商环境局赴市数据资源局进行调研,详细了解目前我市为企服务平台情况。625日,发函征求24家部门意见,摸排各单位为企服务平台建设运行情况。经过梳理,目前我市为企服务平台主要有省级平台和市级自建两种,其中省级平台有皖企通APP、住房公积金网上申报系统、安徽医保公共服务网、安徽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等,涉及公积金网上申报、医保结算、企业诉求收集办理等内容;市级平台有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蚌埠市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等,涉及发布交易公告、为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技术、人才等内容。

(一)拓宽宣传渠道,发挥现有平台作用。

在调研交流中,就您提出通过服务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改变过去服务企业的分散化,碎片化的现状,我局向数据资源局询问了建立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平台的可行性,经了解目前为企服务平台大多数为省级或市级单位根据自身工作需要建立,汇总成一个平台的难度大且程序复杂,所需物力财力也较大。

目前,省级层面已建立了皖企通APP平台,主要面向不同企业在线办事个性需求,设置事项办理、政策推送、政企互动、企业中心等多个服务功能,已集成企业开办、经营许可、税务服务、金融服务、信用查询等260余项高频服务,同时与皖事通App相关联,支持切换至皖事通帮助企业进行住房公积金网上申报、医保结算等业务,企业办事仅需一次登录,即可一站式办理多项服务。下一步,市营商环境局将会同市数据资源局等部门加强宣传,引导企业提升皖企通使用率,更好发挥皖企通APP平台的作用。

(二)整合现有资源,统一归口服务。

为方便企业办事,提高为企服务效率,将在进一步研判基础上,拟对目前尚未与皖企通APP关联的市级平台进行梳理归类,在市人民政府官网上建立串口,让企业只需从一个端口点击进入,即可查询或办理市级层面所有业务,作为皖企通APP平台的有效补充

二、关于您提出的建立网上受理,分类办理,专人负责工作模式的建议

(一)坚持全量收办,分类办理。

通过线上省、市为企服务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96388营商环境监督专线、12345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分线等多种渠道反映,我市已线上常态化收集企业诉求今年以来,为企服务平台共收办企业群众各类诉求2737件,办结2627件,正在办理110件,办结率95.98%,办结问题满意率99%以上。对重难点办件按程序请分管副市长、市长提级调度。今年以来,共开展企业诉求现场办公活动22场,接待26家企业,收集26件诉求,全部解决解释到位。

(二)落实专人负责,压实工作职责。

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收到挂号诉求后,市营商环境局对挂号事项进行初步研判,安排专人进行分办交办、闭环办理,根据属地和职责分工,明确事项办理的牵头单位,1个工作日内进行交办。牵头单位为首问责任单位,单位挂号制工作专人为首问责任人,负责企业反映问题的答复、引导、办理、反馈等有关事项。确保企业诉求企呼政应、接诉即办

三、关于您提出的建立定期汇商制度,解决企业涉及部门多,难度大的问题的建议

(一)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

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企业家座谈会、亲清有约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等活动,与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开诚布公听取意见建议,鼓励企业家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开展亲清有约民营企业家恳谈会2场,共收集43家企业反映51个问题,已全部办结,办结问题满意率99%以上。

(二)建立全市重点项目要素保障会商机制。

研究解决重点项目涉及的审核备、规划选址、用地、能耗、环评、用电用水、安评、稳评、招投标、施工许可、资金等审批事项和要素需求,明确工作措施、责任分工和办理时限,跟踪督促相关单位按规定时限完成交办事项,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利用省级用地、环评等项目要素保障会商平台,积极对省申请项目协调事项,最大限度保障项目转化落地。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已通过要素保障会商会,融资对接会,交办提示单,会同市委督查考核办、驻委纪检组现场调研服务等方式,累计为136个建设项目开展了用地等方面要素保障;通过省有效投资E服通线上调度平台申报并解决项目要素保障事项95项。

(三)开展企业诉求会商会。

针对企业反映的复杂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问题等,市营商环境局或市营商环境局提请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县区研究会商。对比较复杂的或企业反复挂号的诉求,由牵头单位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协调,一般应邀请挂号企业参与,也可邀请相关商协会会商,于12天内妥善解决,办理结果同步推送至营商环境局。

四、关于您提出的建立服务企业新模式,积极主动为企业解决需求的建议

(一)完善工作机制,构建服务体系。

202410月,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蚌埠市招引制造业项目全过程服务管理工作机制》,针对项目服务多头包保、企业诉求摸排不及时不全面、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按照不给基层增负担、不给企业添麻烦的原则,统筹好企业帮扶、项目调度等各类包保联系机制,完善了全职服务员制度,围绕项目备案、供地、建设、竣工投产等环节精准对接,负责项目的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和对接联系工作,收集项目建设过程存在的难度和堵点,及时向上反馈,及时帮助协调解决。

(二)落实工作部署,开展专题行动。

20255月,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向纵深开展,落实省委、省政府改进作风、访企入村工作部署,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蚌埠市印发《蚌埠市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工作方案》,市县(区)四大班子、法检两院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

(三)制定工作方案,建立长效机制。

20255月,市工信局牵头起草了《蚌埠市2025助企成长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组建专项服务工作组,深入县区开展现场服务活动,按照对来访企业不阻拦、不筛选、不限时的原则,重点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建立企业问题协商办理机制、企业问题双线回访评价机制,针对企业在融资、用工、供需、技术等方面的共性需求,市直相关部门实时举办对接会,解决企业要素保障需求。同时着眼于长效机制建立,常态化开展助企服务活动,推动共性问题有效解决。目前,两个组已正式开展工作,与54家企业面对面交流,收集企业诉求76件,现场协调解决惠企政策申报、峰谷用电等问题29件,分办职能部门办理47件。

(四)持续擦亮珠事好办营商环境品牌。

一是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员制度。选聘30位首批营商环境体验员,来自重点产业集群企业、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和新闻媒体工作者,以企业和群众视角,亲身体验,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整改提升。上半年参与企业诉求、政务服务、通信运营等主题活动40余人次,沉浸式监督发现并闭环解决问题6件。二是全力改进工作作风。在2024年工作基础上,优化千企万众评科长实施细则,将营商环境指标牵头科室、2024年综合成绩靠后的10位科长纳入2025年参评范围;始终将服务人民群众、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评议工作重点,聚焦虚、躲、冷、粗、假等问题,着力解决企业和人民群众反映较大的突出问题和最期盼解决的现实问题。明确评议周期,细化评分标准与流程规范,提升评议科学性与覆盖性,有效解决工作效能低下、服务意识淡漠等问题,有效转变工作作风,市场主体满意度持续提升。

下一步,市营商环境局将会同相关市直部门和县区一道,继续坚持以解决企业诉求为导向,切实增强企业家获得感,提升企业发展信心,服务项目建设投产达效,以实际行动擦亮蚌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以企业家口碑服务更多企业落地生根,以更多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办复类别:A

人:王乐乐

联系电话:16695855258

 

 

20257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