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营商环境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3-11 10:52 来源: 蚌埠市营商环境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政务服务方面,坚持政府有为,突出企业有感。

一是全面提升营商环境重点指标表现。强化13家市直单位牵头的18项指标专班组长(分管市领导)专题调度机制,2024年一季度赛马全省第六,皖北第一。二是政策惠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一网集成全市现行有效的215项惠企政策,累计1360余家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发挥产业政策撬动发展作用,2024年兑现市级惠企资金4亿元。三是擦亮珠事好办营商环境品牌。拓展社会监督渠道,建立营商环境体验员制度。以企业和群众视角,亲身体验,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社会反响积极。四是打造推广更多蚌埠模式。协调推进我市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改革,作为全省试点推广;推进四证齐发企业拿地即开工,助力项目建设。

(二)项目服务方面,加强过程管理,推动达产达效。

市营商环境局锚定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创新招引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全过程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每月固定汇报六未项目进展情况(逾期未签约、未开工、未投产、未入库、未入规、未达产),协调解决推进问题,服务项目建设。

(三)诉求办理方面,坚持问题导向、压实工作责任。

全方位多渠道畅通政企沟通方式,确保企业诉求企呼政应、接诉即办。定期开展市领导现场办公活动;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每周印制《企业诉求挂号制周报》,问题不解决不销号;通报《为企服务正反面典型案例》等,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线上线下共办理企业诉求3320件,诉求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9%以上。

(四)项目监测方面,坚持准确全面,提升项目质量。

2021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新兴产业聚集地的意见》,每季度对各地市十大新兴产业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新增纳税、缴纳社保、上市企业等7项指标进行通报。我市20246月制定《2024年蚌埠市新兴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统计监测暂行办法》,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工作落实,真实客观反映项目质量,为做好服务和政府决策提供基础依据。2024年一季度我市排名全省第16;二季度排名全省第9;三季度排名全省第8,整体工作呈现全面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五)转变作风方面,坚持奖优惩劣、提升服务水平。

千企万众评科长营商环境体验员工作为抓手,持续转变工作作风。2023评共评选出10优秀科长2不满意科长,按规定落实奖惩。2024年持续聚焦虚、躲、冷、粗、假等五大作风顽疾,确定41家单位165个科室参加2024千企万众评科长评议,评科长、考局长、带科员,传导工作压力、凝聚发展合力,有效解决工作效能低下、服务意识淡漠等问题,我市在全省的民营企业家评营商环境工作中,连续5个季度名列全省前4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政务服务方面。一是坚持双对标、双提升省内对标合肥、省外对标长三角先进地市,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全面梳理年度工作要点。学习先进做法、结合蚌埠实际、做好跟进落实。二是坚持探索创新。持续做好餐饮店开办一件事成果推广,争取更多国家级、省级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试点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契税缴纳一体联办的蚌埠经验;聚焦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打造服务品牌,提升企业满意度。

(二)项目服务方面。一是制定六未项目调度办法。

为落实落细市政府重点工作调度方案要求,市营商环境局制定了六未项目调度办法。二是修订项目全过程服务管理考评办法。为适应六未项目推进新要求,确保考评的科学性,对考评办法进行修订。

(三)诉求办理方面。一是提高企业诉求办理质效。全口径收办、全过程跟踪,拓展政企沟通渠道,针对重难点问题按程序提级办理。同时创新举措,邀请营商环境体验员、法律顾问等参与企业诉求推进会,增强公信力,传播好声音。二是注重源头解决治未病用好干部包保服务企业和项目机制,提高服务意识,下沉服务渠道,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解决及时上报,用最小代价、最快速度解决问题、服务发展。

(四)项目监测方面。一是完善产业专班调度机制。建立服务协调机制,围绕年度目标压茬推进,坚持一切唯实,围绕项目签约、开工、入库、投产、入规、达产等关键环节调度,做到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台账化落实。二是做好监测结果运用。数据的价值在于运用,根据监测结果,有针对性的做好为企服务。

(五)转变作风方面。修改完善2025年评科长实施细则,更好发挥评科长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的作用。

营商环境局将继续以优化环境、为企服务为抓手,服务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家信心,用实际行动打造更好口碑、更优声誉,招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以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