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营商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依法治市办的具体指导下,市营商环境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制度建设、政策优化、监督强化、服务升级,将法治政府建设贯穿营商环境改革全领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法治动能,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落实学法制度,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法治化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能力。
二是落实领导责任,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局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三是落实依法决策,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切实增强政治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研究“三重一大”事项提前向派驻纪检组报备,主动接受监督,确保重大事项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二)坚持法治引领,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法治思维。经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蚌埠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2024年10月10日,《蚌埠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方案》由市十七届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和实施方案的制定填补了我市创优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的空白,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二是严格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制度,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务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落实普法责任制,加强法治宣传。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一方面常态化邀请税务、自然资源和规划等涉企服务市直部门开展法治及业务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落实普法责任制。
(三)健全监督机制,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新格局
一是线上线下全量收办诉求建议,构建监督体系。通过线上省、市为企服务平台、网站、微信公众号,96388营商环境监督专线、12345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分线,线下组织民营企业恳谈会、政务服务中心企业诉求“留言挂号”窗口等多种渠道反映,确保企业诉求“企呼政应、接诉即办”。
二是选聘“市营商环境体验员”,建强监督机制。在全市重点产业集群企业、“两代表一委员”、法律和新闻媒体工作者中,公开选聘30名营商环境体验员,参与企业诉求办理、千企万众评科长等各类活动,参与活动30余人次,收集反馈意见建议17条,全部闭环办理,社会反响积极。
三是深化“千企万众评科长”活动,提升监督效能。2024年持续聚焦“虚、躲、冷、粗、假”等五大作风顽疾,确定41家单位165个科室参加2024年“千企万众评科长”活动,评科长、考局长、带科员,传导工作压力、凝聚发展合力,有效解决工作效能低下、服务意识淡漠等问题,我市在全省的民营企业家评营商环境工作中,连续5个季度名列全省前4。
(四)提升服务质效,打造惠企利民服务新高地
一是惠企政策直达,构建公平竞争环境。将全市现行有效的215项惠企政策进行整合,其中“免申即享”类109项,奖补资金无感化一键送达。优化“免申即享”服务,惠企服务平台共享市场监管部门48万余户市场主体相关数据,不断完善企业画像库,推进“政策主动找企业”,累计1360余家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发挥产业政策撬动发展作用,完善市级产业政策动态更新机制,对政策清单进行动态调整,2024年通过“免申即享”兑现各级奖补资金3.19亿,惠及企业2207户次,有效推动了重点行业产业发展。
二是深化审批改革,提升为企服务质效。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协调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全省试点,年受益经营主体达8000余户。推进“四证齐发”助企“拿地即开工”,助力项目建设。牵头在全省率先打造契税缴纳“一体联办”模式,实现惠企利民。扎实推进高效办成退休“一件事”工作,实现企业群众办理退休“零跑腿”。推动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赋能医药机构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医保公共服务提质增效。
三是诉求闭环办理,助力企业纾困增效。对企业诉求专人进行分办交办、闭环办理,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明确诉求办理的牵头单位,1个工作日内完成交办,普通诉求一周办结,复杂问题1个月办结,提级办理的疑难杂症3个月内办结。对重难点办件按程序请分管副市长、市长提级调度。2024年,线上线下共办理企业诉求3320件,诉求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9%以上。
二、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市营商环境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省内先进地市及长三角地区城市,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统筹推进不够,系统性和创新性有所欠缺;二是服务企业的方式和为企服务的质效仍有进一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三是以法治思维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深化法治引领,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
坚持“双对标、双提升”,省内对标合肥、省外对标宁波,学习先进做法、结合蚌埠实际、强化法治思维,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做好跟进落实,确保法治要素全面融入营商环境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健全法治化流程规范,持续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二)强化法治赋能,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深化多部门协同作战,进一步畅通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实现重点制造业项目“全职服务员”全覆盖,对重点项目提供法律咨询增值服务,对重点环节实施法律风险提示,确保项目合规高效推进;加强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持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优化诉求办理流程、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组建专业化法治帮办团队,切实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以法治之力护航企业发展。
(三)夯实法治根基,开展营商环境质效跃升工程
以“千企万众评科长”和“营商环境体验员”作为有效抓手,发挥评议监督实效,促使广大干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为企服务水平,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充分发挥案例工作法作用,强化营商环境法治监测,进一步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运用正反面典型案例通报,剖析问题、学习做法、压实责任,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202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