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6-30 11:21 来源: 蚌埠市营商环境局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尊敬的马士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善营商环境建设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市营商环境工作的长期关注和建言献策。我局高度重视您所提的建议,经局长办公会研究,您的建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营商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蓝佳勇同志领衔办理,现将办理意见书面报送您,请您审阅并提出意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优营商环境工作,连续多年将营商环境作为新春第一会重要议题,切实把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落实到各级各部门的行动上,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推蚌埠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关于您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百姓的关系的建议

(一)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我市坚持以法治政府建设为引领,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瞄准营商环境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深入调研座谈,听取各界意见,立法审查,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研究等法定环节,20231117日,安徽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了《蚌埠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并于202411日起正式施行,填补了我市创优营商环境地方法规的空白,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在法治框架内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调整各类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二)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相结合。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发挥有效市场作用方面,蚌埠市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市场主体和资本的力量,在以商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发挥有为政府作用方面,蚌埠市坚持三个顶格工作机制,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保障各类市场主体机会平等、权利平等,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一是建立顶格沟通机制。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的要求,研究制定《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工作制度》(蚌办202321号),市委主要负责同志邀请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开展座谈交流,通过现场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优化营商软环境,增强发展硬实力。二是建立顶格倾听机制。市政府把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坚持把切实解决企业诉求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开展市领导现场办公活动,市领导面对面倾听解决企业诉求,对需交办的企业诉求,坚持清单加闭环的工作方法、铁锤砸铁钉的工作作风一抓到底。去年以来,累计开展企业诉求现场办公活动23场,接待103家企业,收集109个问题,现场办结和督办办结105个,办结率96.33%,一批企业诉求得到实质性办结或明确了解决方案,受到企业欢迎和点赞。三是建立顶格调度机制。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两周在市长办公会听取一次营商环境情况汇报,重点听取企业重难点诉求办理情况。市政府分管营商环境的市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召开企业诉求会商会,调度解决需要多部门协同办理的难办件,推动企业诉求切实解决。

二、关于您提出的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建议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我市以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为抓手,全面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以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政策服务免申办、异地事项跨域办为重点,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以充分发挥平台支撑作用、着力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实效、持续加强新技术全流程应用为路径,全面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以增强帮办代办能力、丰富公共服务供给、拓展增值服务内容,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扩面增效;以健全政务服务标准体系、强化政务服务制度供给、健全政务服务工作体系为突破口,全面夯实政务服务工作基础。

(二)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效。

蚌埠市每年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市级政府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进一步厘清政府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正真做到该管的有人管,有人管的要管好,不该管坚决不乱作为。不断优化服务方式、扩展服务半径、延伸服务链条,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持续加强数字赋能,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让群众办事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就能把想办的事办妥,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三、关于您提出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诚信政府的建议

(一)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我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打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发展氛围。坚持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恳谈会、银企对接会、人才蚌埠行、产学研用合作交流会等活动,持续加大要素供给保障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系统摸排梳理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全面对接企业需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了全流程闭环办理模式,全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和发展信心。

(二)着力打造诚信政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用蚌埠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我市是全省唯一首创首成的信用示范区。一是完善信用承诺机制。在行政审批领域416个权责事项上推行容缺承诺审批,在城管、住建等17个部门推行122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提高办事效率。二是强化分级分类监管。在30多个行业领域对市场主体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充分发挥信用提高监管能力的作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三是依法实施联合奖惩。加大对失信主体的行政性约束和惩戒力度,2023年累计查询个人和企业是否存在无不良信用记录和重大失信行为7000余次,排查出有失信记录的企业90多家。四是联合开展失信治理。协调多部门加大力度开展严重失信主体、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等专项治理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帮助1500余户企业完成信用修复4500件。经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近12个月平均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 261 个地级市中排名第 18 位,最好排名位列全国第3;连续四次在全省季度双公示信息公开评估工作中排名第一;政务失信治理实现动态清零,优化营商环境涉信指标考核始终位居全省前列。

四、关于您提出的完善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建议 

(一)拓宽监督渠道,发挥监督热线作用。

蚌埠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作用,找准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探索纠治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的有效途径,创新开通“96388”营商环境监督热线,建立涉企投诉件办理绿色通道,重点受理我市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在服务企业中的政策落实、政务服务、执法司法、廉洁用权等方面问题投诉,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专线运行以来,推动解决企业办事审批、道路规划、工程推进等方面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监督专线有关做法被《安徽信息》《安徽纪检监察信息》《江淮风纪》等多家省、市媒体宣传推介。

(二)细化监督举措,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去年以来,我市聚焦虚、躲、冷、粗、假等五大作风顽疾,坚持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创新开展千企万众评科长工作,把评判权交给市场主体,以评科长考局长、带科员,倒逼各地各部门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政务服务实现持续优化。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以密切联系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44家单位322个科室政务服务科室为重点,邀请服务对象通过电话、网络多媒体多渠道开展监督、客观评价服务质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优化服务。以政务服务评价为抓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督查考核办多方协同重点督办,严肃查处履职不力、失职渎职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共排查起底涉及评议对象本人和所在科室工作人员的问题线索30余件,有效解决解决工作效能低下、服务意识淡漠、以权谋私、碌碌无为等问题。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坚持以解决企业诉求为导向,切实增强企业家获得感,提升企业发展信心,服务项目建设投产达效,以实际行动擦亮蚌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以企业家口碑招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以更多优质项目+实物工作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办复类别:A

人:张友根

联系电话:0552-312188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