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四项法治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蚌埠市深入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在重商、安商、亲商、暖商上法治赋能,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提升市场主体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聚焦“重商”法治化推进。将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纳入《中共蚌埠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5年工作要点》《蚌埠市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2025版)任务分解落实清单》顶格部署推动。按照任务部署,制定《蚌埠市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5年度任务清单》,推出46项举措清单化推进任务落地见效。
紧盯“安商”政策性支持。出台制造业及建筑业等集成式扶持政策59条,破解企业面临的政策性问题。出台《蚌埠市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评估办法》,上半年全市审查政策措施471件、修改调整37件、抽查政策措施80件,发现问题并整改9件。组织惠企政策前置协同审查3件,清理出全市有悖民营经济促进法等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确保每项政策于法有据、公平公正,为企业提供清晰稳定的政策预期。
立足“亲商”柔性化执法。制定《蚌埠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系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2025版)》等裁量基准,制定市场监管、民政、应急、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实施行政处罚时,做到合法合理、包容审慎、裁量适当。将多个执法主体检查事项“合并同类项”,公布两批“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共97项,市场监管系统部门联查比例达94%以上。在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农业农村领域推行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903份,制定《市场监管领域涉企行政合规指导清单》41项,服务市场主体合法守信经营。
注重“暖商”清单化服务。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活动,举办“企业家学法”大讲堂、组织涉企法律法规政策宣讲、合规经营培训,宣讲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知识产权保护、风险防范等法律法规。走访企业256家,撰写法治体检报告64篇,梳理法律风险点183个,提出法律建议183条。开展“公证服务进企业园区”活动,在蚌埠自贸片区设立公证联系点,上门为企业办理公证160余件。成立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公证法律服务26次。